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绿色殡葬理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由清代作家曹雪芹(作者尚有争议)所著。该书是章回体小说,虽是小说,但反映的是很细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此外,书中涉及领域较广,礼乐射御书数皆有详述,甚至多次对祭祀活动进行翔实记载。通过这些情节描述,我们得以了解到该时期古人的祭祀观念和祭祀礼仪。故事场景设置在几个豪门贵族,祭祀活动的正式隆重自然是不消赘述,其中不乏封建文化的糟粕。但正所谓,去糟粕,存精华,书中描写的大小祭祀活动,仍有不少值得今人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祭祀形式清雅别致

《红楼梦》描写了一干才貌出众的女子,她们言谈行事往往风雅不俗,“在姐妹中厮混长大”的贾宝玉也是如此,他们的祭祀方式与俗不同。如书中提到的一个祭祀节日:芒种节,即饯花神节。该祭祀发生在芒种时节。逢百花凋谢,夏日将近之时,人们摆设各色礼物,在花木上缠上各色丝带、福袋,虔心祈福,祭饯花神。这样的祭祀节日,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之心。而书中才貌“艳冠群芳”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将落花装入绢袋,拿土掩埋这样的一个细节,更是让祭祀活动显得清雅别致。这些富含雅趣的祭祀节日和祭祀形式对今天祭祀活动和礼仪安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祭祀时机相对“错时”

传统的祭祀较频繁,四时都可进行。如《礼记·祭统》中记载: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秋祭曰尝,冬祭曰。四时之祭,《红楼梦》中多有提及。

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珍因问尤氏:“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此处便提及春祭。第六十四回中,描述贾宝玉的心理活动时写到: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祭奠,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随后写到因正值中元节前后,祭祀的气氛触动了黛玉,于是黛玉以瓜果、焚香、诗稿祭奠了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古史中有才色的五位女子。

这些记载便印证了古时“四时之祭”之说。近数十年来,全国推进殡葬改革,推广绿色环保、文明葬祭的殡葬新风,鼓励人们避开清明高峰期进行落葬、祭扫,提倡居家祭扫,这些倡导在《红楼梦》等反映社会现实的古书典籍中可以找到相应的历史依据。因此,殡葬改革虽说是倡导新风,其中举措却有着对历史、对传统的更好尊重和传承。

殡葬理念绿色环保

书中作为封建大家族反叛者的贾宝玉时常有一番惊世之言,甚至对祭祀,也有着超出世人的见解。如第五十八回中,芳官烧纸钱祭祀死去的药官,贾宝玉劝芳官:以后断不可烧纸钱,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只需逢时过节,诚虔焚香祷告即可。甚至不用香,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只要心诚意洁,一盏水,一些花,鲜果菜肴都可以。这番话点出的便是祭扫的本质远大于祭扫的形式。而这正是现代殡葬理念的一个重要核心思想。

贾宝玉自己在悼念故人时也正是不拘成俗。在晴雯离世后,宝玉撰写了一篇《芙蓉女儿》,备四样晴雯生前所喜之物,于月夜下,至芙蓉花前,以群花之蕊、冰鲛之觳、沁芳之泉、枫露之茗泣涕念文悼念。这与殡葬改革以来,所提倡的绿色环保、错时祭扫有着相通之处。书中这些情节描述让人不得不惊叹作者独到的见解和对社会旧俗质疑的勇气。

作者身处封建王朝时期尚有如此不俗见解,今人相比作者所处的时代,有着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更开明的社会价值理念,更应对现已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习俗,主动进行思考、甄别,从而作出更有利于自身、他人、社会的选择。于殡葬这个与人人相关的民生问题,同样有必要自主进行思考,认清祭扫的本质,选择更健康、文明、环保的祭葬形式,还归土地于自然,行明智之举,存千秋之义。

001.jpg

文/周雯丽 图源自网络


浏览数:335 更新时间: 2019-03-12 11:54:27.0

倪鸿福(1933~2002)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

董寅初(1915~2009)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