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逝去,学会告别

殡葬改革之前,各地还是土葬的时候,在农村,葬礼是开放式的,儿童一般能目睹整个仪式过程,学习到死亡这个生命的基本事实,并形成自己或深或浅的理解。后来,火葬推行后,告别仪式多在离家较远的殡仪馆、公墓举行。因距离阻隔,再加上一些保守观念的影响,有些家庭逐渐有意识地不让儿童参与丧葬活动。本意是为保护孩子身心健康,但因此减少了孩子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一课。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社会观念趋于开放而理性。更多的人认识到殡葬活动的教育意义,认识到生死教育和性教育、财商教育一样,是儿童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这些观念影响下,生死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绘本、课文、小说中坦然描述生死,各行业开展生命教育,以前以“沉痛哀悼”为主基调的追悼会、葬礼也日趋温情平和,这些变化使得“儿童参与丧葬活动”逐渐被认可和习惯。

那么,在认识到丧葬活动的教育意义的前提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将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展现得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参与能力,并引导孩子形成正面积极的生死观呢?这需要多方的思考和努力。

对殡仪馆或公墓来说,环节的设计和内容的挑选至关重要。在策划仪式时,如果得知有儿童参加,需要提前对孩子的年龄、性格、喜好、与逝者的关系有充分的了解,并在环境布置、背景音乐选择、缅怀形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滨海古园曾经策划过这样一场葬礼。有一位商人要为过世的母亲举办葬礼,上来就让工作人员推荐套餐。负责接待的小唐没有着急推荐,而是认真询问客户逝者生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再问到家里的孩子,客户表示孩子小,不宜参加葬礼。小唐在了解到孩子们与祖母生前关系亲密后,建议让孩子们在告别仪式上为祖母唱首歌,客户接受了。于是葬礼那天,孩子们在古园追思厅唱了一首歌,整场仪式温馨感人。这样一场既充分尊重逝者又细致关怀生者的仪式不论对成人还是孩子,都是有教益的,有利于孩子学会以平和而珍惜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失去。

对家长来说,要重视对孩子的引导。告别仪式是一次集体共情,在这样的场合里,整体氛围难免伤感,很多人可能会比平时情绪更强烈。所以如果带孩子参加,需要提前向孩子作解释,让孩子理解并尊重成人悲伤情绪的表达。在仪式过程中要陪伴孩子共同经历这份伤感。结束后还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从这次经历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孩子表达出情绪。林恩·德斯佩尔德在《最后的舞蹈》一书中,讲述了一位母亲在丈夫的葬礼后鼓励孩子作画,引导他将心中的悲伤表达出来。及时有效的引导有助于帮助孩子客观地理解和面对生死。

丧葬行为一直有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社会教育意义。如今,重视儿童期的生死教育,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进步。对儿童来说,丧葬仪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契机。学习接受失去,学习表达悲伤,学习与他人共情,学习和探索生和死的关系,这些学习将深刻影响着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选择。

文/三布

 

浏览数:211 更新时间: 2020-07-02 15:27:05.0

陈虞孙(1904~1994)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

黄山十一烈士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