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是五四的名片

    五四,是东海之滨一片希望的土地;五四,是长江南岸一个骄傲的名字;五四,更是属于上海的一张名片。而在五四自己的名片上,“年轻”两个字熠熠闪光。
    在我的第一印象中,“五四”是年轻的代名词。“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大幕,也为穿越世纪风云的青春史诗写下序篇,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最初就是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建国后将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也是为了纪念中国青年学生发起了这场运动。而五四农场的名字,虽是由于1954年创建而得名,但“五四”,却是带着这前一种印象,走进我的生活和工作。
    年轻,是五四的颜色。自从我2009年来到位于五四农场最南面的滨海古园工作,一年的时间中,我喜欢上了五四的颜色。滨海蓝天,云淡风轻,油菜花遍布大地,挤挤挨挨,汇成春天流动的金色梦想。农场草地,四季常青,几只白鹭展翅飞翔,飞飞停停,弹奏出自然的跳跃音符。“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都市郊外的五四,以一幅天成的画卷让忙碌的心灵回归自然。
   年轻,是五四的风采。上世纪的知识青年用坚强的臂膀与火热的青春,将昔日的千顷海滩,变成今天的海畔胜地。作为新世纪来到五四的青年,当踏在一代人为之奋斗和付出过的土地上时,哪会想到这里曾是成片的滩涂?当人们看到滨海五彩缤纷的春天,哪会想到这是盐碱地上培育出的胜景?五四的风采,是一代代人从不停息的努力和闪光的智慧。
    年轻,更是五四的精神。东海之畔的五四,人们用激情为浪,智慧为帆,奋斗为船,一次次扬帆远航,在上海乃至全国的企业发展中争先。在近期的《2013-2015发展战略规划》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朝气、活力的五四,她的锐意进取、创新突破的精神,吸引着我在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用智慧和劳动,和大家一起构建五四新的荣光与梦想。
    舒婷在《致大海》一诗开篇写道:“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东海之滨的五四,虽有过徘徊与迷茫,却正以崭新的面貌走来,在每一次辉煌的大海日出与壮丽的海岸日落之间,书写新的史诗。

上海滨海古园  顾王莉
2013年10月3日
浏览数:1656 更新时间: 2013-10-03 00:00:00.0

巴金(1904~2005)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

温可铮(1929~2007)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