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几位上海老人点赞

    最近两个星期,我从几位上海老人身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力量,以及对真善美无止尽追求的永恒热情。或是亲眼见证,或是读报所获,秦怡、陆春龄以及嘉定“老大人工作室”的成员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公共意识,体现出他们的崇高人生境界,忍不住要为他们点个赞!

 

秦怡:93岁赴高原拍戏传递正能量

秦怡老师壮心不已

    9月13日,93岁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在青海拍下了她在电影《青海湖畔》中的第一个镜头。这部电影的剧本,是秦怡亲手写成的,而这个故事在她的脑海中则萦绕了16年之久。剧本源自一位澳大利亚气象专家携夫人到青海气象局帮助当地搞人工降雨项目,专家夫人遭遇车祸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的真人真事。秦怡通过自己的改编,刻画出一个历经人生坎坷不改对国家和事业执着的知识女性形象。

    为了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年过九旬、本该颐养天年的秦怡又忙碌了起来,她四处筹集资金、邀请演职人员,谈剧本谈理想谈价值。最终,以上影厂导演沈星浩为首的主创团队正式组建,秦怡也决定到高原拍戏、亲自出演女主角的老年阶段。没有一位剧组人员提过报酬,因为他们是被电影剧本感动了,更是被秦怡执着追求梦想的那份坚毅感染了。

    在筹备影片期间,秦怡常说的一个词是“价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个价值,就是自己给予这个世界什么。别人不会在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你付出多少。”一位主创人员说:“有秦怡老师在,我们就充满信心。这个剧本充满向上的力量,是真正的艺术片和感情戏。”我想,正是因为对价值、意义、向上力量还葆有一份追求的信念,秦怡才能够做出这样一个许多年青人都不敢想、不敢做的决定:重登大银幕,传递正能量!秦怡曾说,“电影工作者服务人民,就该吃得起苦。……要对社会负起更大的责任,有的人拍电影只要有利可图就去了,没有利益就不拍,这不好。”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实践着一位电影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陆春龄:95岁念念不忘笛艺传承

陆春龄先生念念不忘笛艺传承

学生们恭贺陆春龄先生95岁寿诞

 

    被誉为“笛王”的陆春龄是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他7岁开始学笛,十几岁参加“紫韵国乐社”,与友人组织“中国国乐团”。经他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创作的《今昔》、《喜报》等乐曲至今仍是笛子演奏的保留曲目。他多次被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进行面对面的表演。近年又先后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终身成就奖”、“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9月15日是陆春龄先生95岁寿诞,我有幸见到了这位艺术家,并感受到他对民乐国粹的全心热忱。

    当天,在寿宴现场挂着一幅贺联:笛坛宗师福寿齐天,传授五代贺声盈耳。来自全国各地的笛子演奏家和爱好者做了满满八张大圆桌,原来,陆老的学生已经有五代人了,由此可以想见他为传播笛子这一民族音乐花了多少心力、做了多少工作。这次寿宴是由陆老的学生们组织安排的,他们要向敬爱的陆老师祝寿献礼,感谢他的育人育才之恩!面对一支支学生送上的鲜花,一声声“寿比南山”的祝福,陆老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谢谢大家!我现在还能吹还能讲还能教学生,还能为民族音乐做出我自己的贡献,我觉得很开心。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样继续培养年轻一代的爱笛人,让我们的民族音乐生生不息、永远流传下去!”

    真没想到,已经95岁高龄的陆春龄先生还始终把培养学生、传播笛艺、发扬国乐惦念在心,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对培养民乐新人的关切无不让人感受到一位优秀文艺家的人格魅力,他微笑举杯与友同欢的身影久久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外冈“老大人”:排忧解难和谐乡里

    9月22日的《解放日报》报道了嘉定农村一群老人们的故事,他们都是外冈镇“老大人工作室”里公道正派、热心公益、为民解难的热心人。由他们出面调处解决的邻里矛盾、家庭纠纷数不胜数,一股邻里互助、和谐共处的乡贤文化正在兴起。

    2011年,外冈镇杏花居委会率先组织起一批在居民中有较高威信的老人,建起第一家“老大人工作室”。有的居民为图方便,往自己的窗外泼菜汁、泼污水,结果掉落在楼下住户的阳台上,“老大人”闻听此事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对泼污水的人进行教育改变陋习,还亲自帮“受害者”清洁窗台、雨篷,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化解了矛盾,教育、感化了当事人。有位老年居民生病住院,留下老伴无人照顾生活无法自理,“老大人”知道后,赶来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如今,外冈全镇22个村、居委会都成立了“老大人工作室”,全镇共有300位“老大人”,他们处事公平、公道,做工作耐心细致,通过他们的无私奉献,“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乡贤文化得以重现,不仅提高了社区自治水平,还提升了乡村道德,凝聚了人心。正可谓薪火相传,敦厚民心。

    今天,我们这座城市已经跨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成为重要的人口构成,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过好老年生活。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如秦怡、陆春龄,还有嘉定区的“老大人”们,不仅没有给社会造成负担,反而继续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传递人间正气、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和谐社区默默地做着,不懈地工作着。我想,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公共意识和公民精神正是今日上海所亟需培育的,也是上海要真正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不可缺少的关键所在。有了这种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精神,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加美丽,生活会更加美好!

上海滨海古园   苗青   文/图

2014年9月29日

浏览数:2198 更新时间: 2014-09-30 00:00:00.0

王景昆(1919~2008)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

姚慕双(1918~2004)

上海市海葬纪念馆